芦素琴,又名芦芯,乳名梦女,河北省任邱县太平庄人。父亲芦有恒,母亲牛氏,都是中国共产党员,表兄牛文誉、牛文良、牛三娃都是保定、任邱、高阳、安新地区中共地下党的发起人,被誉为“牛氏三杰”,芦氏一家,堪称革命家庭。
芦素琴自幼就受到父母的培养教育,对共产党有着特别深厚感情,15岁那样,由牛文誉牛文良介绍,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芦素琴在家乡参加了抗日战争,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拥军支前活动,在党组织安排下,于同年秋天,同战友们奔赴抗日前线。1938年,芦素琴进入晋察冀边区妇女干部学校学习,学业结束后,被分配到盂县做妇女救国工作。
芦素琴来到盂县后,先后在四区华咀、古石铺等村开展工作,并组建了区、村救国会组织。1939年调任盂县妇救会组织部长,同年冬,任妇救会主任。期间,她与县武装部长赵捷斌结为伉俪。1940年春末夏初,芦素琴一个人到城南八区(敌占区)开辟工作。一次正在拦掌村召开妇女会,突然被敌人包围。芦素琴沉着冷静地组织群众转移后。她机智地化装成普通农妇,在当地姐妹的掩护下,安全脱险。还有一次,她化装为村姑以走亲为名,到水岭南底侦察敌情,机智地通过敌人层层封锁线的严查盘问,在当地妇救会组织的帮助下,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任务,为赢得水岭底战斗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1941年9月,日军开始向边区根据地进行残酷的秋季大扫荡。其时,芦素琴身怀有孕,行走不不便,县委机关随军从石家塔转移东木口村时,决定将她送往后方,可她却坚持要求随县委转移,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行军途中,由于长途跋涉,疲劳过度,胎儿流产了,领导忙派两名同志护送她躲进一个山洞,向安全地带转移,两位同志不忍离去,她严肃地说:“不要管我,快走革命需要你们!”两位同志无奈,只得含泪离去,敌人把山洞包围后,不敢冒险入内,派人留守在洞口。山洞里,除了战友留下的两碗冷水外,再没有一点食物。芦素琴忍受着饥饿、阴冷和寂寞的折磨,一分一秒地坚持着,坚持着......9月24日年轻的共产党员,人民的好儿女芦素琴同志,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光荣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时年仅20岁。
芦素琴同志为革命光荣地就义了,但她不畏艰难,勇于牺牲,顽强不屈的精神,却千古流芳,永远铭记在盂县人民的心中,激励着后人前仆后继,永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