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阳龙氏源流考
先说神龙。中华神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产生于远古伏羲,形成于三皇五帝,发展于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儿女都是她的传人。
我们古老的龙氏家族就从中华神龙起步,与神龙有深厚的感情。《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百岁崩葬桥山,世传化龙升天,其后中华民族称之为龙的传人。据国家人口统计,龙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82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3%。
据最新出版的《中华百家姓秘典》记载,龙氏多源多流。《姓氏录源》、《竹书纪年》等载,黄帝时有大臣龙行,其后裔以龙为氏。《通志氏族略》、《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载,舜时董父精于养龙,被赐为“豢龙氏”。董父的后人把“豢龙”简称为龙氏。颜师古《急就篇注》考证,“龙氏出于御龙氏”。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龙(今山东泰安西南之龙乡),子孙以龙为氏。据《姓名考略》记载,夏代刘累随董父饲养龙,后为夏帝孔甲养龙,还会御驾龙,帝孔甲赐他为“御龙氏”。刘累的后裔中有一支改姓龙,所以说刘、龙两姓原本一家。
我们滕阳龙氏家族的源流和世系,真正有据可考、可查、可信的历史是从龙伯高说起。龙伯高名述,祖籍钜鹿(今河北宁晋县),生于秦(今陕西西安),官于楚,曾任零陵郡太守,在郡4年,甚有治效,是东汉初年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深受百姓拥戴的一个好官。伏波将军马援称颂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见《后汉书·马援列传》)。光武帝刘秀称龙伯高“堪为世人师”。龙伯高寿89岁,葬于零陵北门外司马塘侧。州人感其恩德,树立石坊,额“谨饬名儒”、称葬地为“廉威阡”,并建“三贤祠”奉祀。伯高公因其品德高尚,为历朝在永州做地方官的人所景仰,对其陵墓保护有加,至今碑、碣墓冢尚存(现为湖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我曾于2007年、2009年两次赴零陵参加华夏龙氏家族集体祭祖活动。伯高公所传近80世,海内外200余万嗣孙尊伯高公为中华龙氏始祖。
伯高公传至28世,西仲公从湖南道州到江西任吉水县丞,因“避寇乱”(黄巢起义)居永新。关于郡称,凡伯高公之裔孙均属武陵郡。属永新时改敦厚堂名武陵堂,西仲公曾孙景荀公乃唐末名儒,生五子皆登科,或入朝为官,或为地方长官,因而系分5派,子孙繁衍分徙中国各省市,侨居世界各地区。
滕阳龙氏初祖受伯公原籍湖南郴州桂东县宜一都梅林村(现设红军纪念馆,毛泽东于1928年领导桂东起义,曾在此住过10天,后去井冈山)。受伯公于洪武4年随周尚书北征,调济宁左卫7年,不久被调到滕县守御,其子旺后居古镇级索龙家胡同,此为滕阳龙氏一世。徙滕600余年来,龙氏繁衍生息,了孙遍及周边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市。其间文治武功,业赫绩著者代有闻人,实乃名门望族。
谈到滕阳龙氏起源,不能不谈到龙为光。龙为光字显宾,号起溟,是明万历乙卯科举人,癸未明通榜第9名,历任直隶含山县知县、河南陕州知州、怀庆府同知、汝宁府同知、云南永昌府知府、云南按察司兵备道副使、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累授中大夫。崇祯时以疾告老还乡,寿71岁,葬滕县城北祖茔(今小黑河北岸,前进小学附近)。龙为光前后凡8任,四荷民社,三握兵符,军政考绩卓著。皇上嘉其政绩,恩准建坊,其祖父母、父母均受明皇帝之封赠,以表人臣之功,亦以鼓励后世。于天启年间敕建“诰封三代”坊3座,滕县城里和级索故里各1座,为官处1座。犹以城里牌坊为最,牌坊高约6米,宽约9米,坐落于书院街西首,南北走向,为龙家牌坊街,直通西门里大街。牌坊矗立街北首,坐南朝北,巍峨壮观(滕县志和族谱均有记载)。日军侵滕时,牌坊被轰炸。
龙氏郡望堂号众多,有“世师、八德、经德、纳言、敦本、敦厚、武陵、天水”等,滕阳龙氏一贯以“敦厚”为堂号,以佐证本源,弘扬家风。龙氏百代,继继绳绳,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