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聊“家训”:再富也要苦孩子

2013年09月11日 | 阅读:824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郦波聊“家训”:再富也要苦孩子

 华龙网6月5日15时30分讯(数字记者 康延芳)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对其历史功过,后人评价不一,但他的《曾国藩家训》却有“千古第一家训”之称,一直为后人推崇。郦波称,他之所以选择解读《曾国藩家训》,也是觉得这些家训对当下教育依然有借鉴意义。

  借鉴一:宽严有度

  曾国藩对子女的教育严起来很严,比如每天早上起来倒茶要自己倒,不能找仆人;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打扫;给父亲的信要单独写一份自己的读书心得。但宽松起来也很宽松,曾国藩的大儿子考科举落榜了,跟父亲说自己不喜欢科举,不想考了。曾国藩就问他喜欢什么,大儿子答称喜欢语言、西方科学文化。曾国藩立即同意。后来小儿子也提出不想考科举,曾国藩也同意,让儿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郦波称,对于现在的家长来说,这依然有借鉴意义,虽然不一定可以做到曾国藩的气度,孩子想不高考就不高考,但起码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兴趣爱好。

  借鉴二:孩子要穷养

  有句话叫“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郦波称,在他看来,前半句非常正确,但后半句就大错特错,“孩子就是要穷养”。而这也来自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身为朝廷重臣,俸禄很高,却要求儿子勤俭。在给儿子的信中,曾国藩语重心长地写道,“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现在很多“富二代”的行为引争议,郦波称,现在其实是全民“富二代”心态,有钱人家孩子富养,平常人家也怕孩子受苦,“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现在这种心态下,穷人家的孩子也当不了家了,这其实很悲哀”。

  对于自己的儿子,郦波也是这样要求的,他平时不开车送孩子,而是让儿子自己坐公交车,学校让家长买教辅,他也让儿子自己去买,让儿子知道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在郦波看来,孩子穷养本质上是精神教育、人格教育,在穷养的状态下,才可能培养出孩子健全的人格。

  借鉴三:最好的陪伴是交流

  郦波经常讲到,对孩子成长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陪伴。不过这句话遭到他12岁儿子的反驳:“你经常在外面,也没见怎么陪伴我。”儿子的反驳,让郦波心有惭愧,不过他称,其实最好的陪伴是交流:“曾国藩一年到头在外打仗,也没时间天天陪孩子,但他通过书信等方式,一直保持跟孩子的交流。”

  郦波透露,自己跟儿子在一起时,会经常打闹、开玩笑,甚至也把自己小时候逃学的经历给孩子讲,“我有时候跟他说,老爸带你逃次学吧,他还不敢呢。”另外,他也会把自己工作上的烦恼讲给儿子听,有时候儿子的一些开解会让他大吃一惊。在他看来,这种交流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帮助。

  (华龙网新闻热线023-63080099)
 
 
 
感谢您阅读: 郦波聊“家训”:再富也要苦孩子(图)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63080077 更多举报途径>>> 
 
相关新闻:
 
 高考语文怎么得高分?郦波:以小见大不要空发议论
 《百家讲坛》主讲郦波明来渝签售 富二代快去听听
 郦波解析端午文化渊源:闻一多认为源自吴越民族
 褒贬不一 曾国藩
 曾国藩学堂项目 备受投资商青睐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