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通谱网欢迎您!
繁体版 登录 注册

劳春燕

2013年08月30日 | 阅读:425

劳春燕,中央电视台新锐节目主持人,主持中央电视台多个热门栏目。复旦大学新闻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曾先后担任上海电视台《今日报道》主播、《新闻透视》主持人、记者兼责任编辑。2001年起任上海卫视人物访谈栏目《人在上海》制片人、主持人。2013年1月1日起,开始主持《焦点访谈》栏目。
 劳春燕,《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环球视线》主持人,主任编辑,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首席出镜记者。曾任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首席记者,东方卫视《东方夜新闻》制片人、主持人,上海卫视《星期视点》《人在上海》制片人、主持人,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主持人。[2]劳春燕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2003-2004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2004年度中国最佳新闻主播等荣誉,也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奖、上海新闻奖等诸多新闻奖项,曾主编“人在上海系列丛书”。作为对她前12年记者生涯的肯定,上海市记协还曾出版《生命的礼物——劳春燕新闻作品集》。[3]1990年,劳春燕以绍兴市文科状元,浙江省文科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4],2003年1月又在复旦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劳春燕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本科跳级毕业的优秀生,毕业分配到上海电视台工作,从编辑记者做起,两年后成为主播,在职业生涯中始终秉持“好主播首先是好记者好编辑”的理念,进行采编播全方位的磨练,在深度时评访谈和解释性报道领域颇有建树。
作为记者,她曾在G20和APEC峰会现场进行精彩的连线报道评论,也曾报道空难现场并历时半年调查空难原因,曾以双语采访墨西哥总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等多位中外名人和政府高官,也曾在地震灾区追问灾情。尤其以高端时政报道、评论访谈最显其新闻功底和知识积淀。
  劳春燕
作为制片人和主编,劳春燕先后带领团队策划创办上海卫视深度报道栏目《星期视点》、人物访谈《人在上海》,2003年又创办东方卫视新闻旗舰《东方夜新闻》并为栏目定下“梳理新闻点击关键”的宗旨,当时的《东方夜新闻》以其专业性和独特风格迅速在地方台脱颖而出,获得中国十大名栏目、上海市首批优秀媒体品牌等荣誉。
作为主播,劳春燕2009年进入央视新闻中心后,先后主持日本大地震、利比亚战争爆发、723动车事故救援、北京721大雨、雅安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大型直播,以及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嫦娥二号发射特别节目、神八天宫对接等重大特别报道和黄岩岛、钓鱼岛问题等大量敏感报道。在东方卫视期间她主持了包括连宋大陆行、神六载人航天、阿拉法特葬礼、俄罗斯人质事件等多次重大新闻直播。
多年采编实践培养了劳春燕对新闻准确的判断力、理解力和梳理能力,使得她在主播台上从容自信、游刃有余,突发事件忙而不乱,重大报道稳而不死,敏感报道准而不错,多年来从未有过差错。她在多年职业生涯中一直追求“明明白白说新闻”,善于对复杂事件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说明,也擅长现场即时提炼信息,加以追问概括,有效提升报道厚度和信息清晰度,让观众“清清楚楚看新闻”。这使得她主持的节目以解释性和深厚度见长。同时,突发事件报道往往无稿无串联单,信息杂、变数多、场面乱,劳春燕每次都能灵活应变、掌控局面。
2013年1月1日,劳春燕以站立式主持亮相19年第一次改版的《焦点访谈》,以亲民、职业、知性风格获得赞誉。在雅安地震连续四小时直播中,为充分利用大屏幕解读信息,最大化节目效果,她全程站立主持,被同事戏称“站神”。
编辑本段主持节目
  劳春燕
上海电视台东方卫星频道《今日报道》、《新闻透视》、《东方夜新闻》、《人在上海》
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今日亚洲》、《今日关注》《东方时空》《环球视线》《新闻1+1》《焦点访谈》
编辑本段个人荣誉
  劳春燕
获得过包括2004年度中国最佳新闻主播、中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在内的多项荣誉。
以深度报道《415韩航空难调查》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上海新闻奖一等奖。
劳春燕专访过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奥运冠军刘翔、小巨人姚明、英特尔公司前CEO安迪·格罗夫、等在内的多位名人要人。
劳春燕为CNN著名的《WORLD REPORT》栏目采制英语报道;作为主播,她先后主持了包括阿拉法特葬礼、别斯兰人质事件、连宋大陆行、俄罗斯纪念二战胜利六十周年、发现号重返太空以及神舟六号载人航天特别节目等多次重大新闻直播。
编辑本段作品简介
  劳春燕
劳春燕2003年主编了《人在上海》系列丛书,编著有《我独立,我美丽,我富有》、《上海,我的机会》、《坚持的胜利——东方封面年度人物追访》、《生命的礼物》等。
在劳春燕编著的书籍《我独立,我富有,我美丽》中,她以其清新隽永的笔调、访谈的形式、并配以照片,生动而真实地介绍了十位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成功女性,讲述了她们成功背后的辛勤付出与难忘的人生经历。她们之中有乒坛骄子曹燕华、魅力无限的靳羽西、永和大王的创始人李玉麟、用艺术来充实人生的王小慧、拥抱生命的故乡的席慕荣……她们是独立的,富有的,然而最可贵的是她们经历风雨仍笑面人生、从容淡定的高贵气质,以及为追求人生目标与理想而进行的不懈的努力,这一切构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由内而外的美丽。
编辑本段公益活动
  劳春燕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大型媒体行动“法律服务你——12.4普法大接力”正在展开。青年演员、中国“白丝带”运动形象代言人王彤和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主持人劳春燕组成的法律服务分队重点关注反对家庭暴力的话题,并赴云南某监狱做了采访。
2007年11月18日,刚刚从云南采访归来的法律服务分队队员劳春燕和殷桃、聂远、耿莲凤等演艺界人士获得“白丝带使者”称号。“法律服务你——12.4普法大接力”节目组还在这一天和中国法学会、北京右安门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消除性别暴力,两性携手共行动——2007右安门街白丝带志愿者活动”,劳春燕为参加活动的上百名首都高校大学生系上了“白丝带”。
编辑本段工作感悟
  劳春燕
东方卫视的台标是一枚上有星星的橙子。劳春燕爱打比方,就说自己做节目也是像只橙子,刚开始会有点酸涩,但慢慢就会品出其中的味道来。
劳春燕每天的工作生活像是一只上紧了发条的橙子,停都停不下来,每条新闻的精髓部分都被劳春燕榨汁一般挤了出来。每天上午9时,《东方夜新闻》的新闻圆桌会议召开,下午3时再开,确定当日报道内容,寻找新闻关键部位,然后深入挖掘,满足自己也满足更多人的好奇心。世界在劳春燕面前像被剥开皮的橙子,一瓣一瓣显露出来。一时到晚上11时,才能下班回家,所以才有人拿她的名字打趣——“你就是一只辛劳的春燕!”
编辑本段工作亮点

劳春燕工作照(5张)劳春燕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和质疑,在报道伊拉克人质危机事件过程中,劳春燕发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美国人质都来自一家叫作哈里伯顿的石油公司?这个疑问激发起她的好奇心,同样也应该是观众想知道的。于是深入报道的选题迅速锁定这一问题,从各个渠道进行采访。得来的反馈信息是,美国副总统切尼1999年时还是这家公司的CEO,该公司与白宫关系相当密切。于是伊拉克的很多重建项目都发包给这家公司。这样做新闻,劳春燕感觉很透彻很过瘾,有种一直向下掘进的快感。劳春燕路过上海陕西路和威海路的时候,看到东方卫视的大牌子挂在那里,一个问号一个惊叹号,然后一句口号:We bring you the world(我们把世界给你)。“当时我看了以后,真是觉得有一种任重道远的感觉,我们有这么重的责任,虽然做记者一直有这个责任感,但是第一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所以我跟大家一样,我也期待惊喜。”用她的话来说,她总在给自己提问题,只有自己不存在疑问了,才有资格坐在新闻演播室里开讲。
编辑本段相关事迹
职业定位

劳春燕(27张)劳春燕不愿把自己当做花瓶,也不愿只做傻乎乎微笑看提词器的那种传声筒,她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就是一个真正职业化的新闻人。1999年,一架韩国货机在上海莘庄坠毁的时候,她就是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做报道的。女人长得漂亮,当然不是罪过,但也不是可以不动脑子的借口。她希望自己出现在电视上的形象,是落落大方又有独到见解的那种。
编辑本段相关评价
 
记者型主持人劳春燕有多年一线采访的经历,她还是《东方夜新闻》的制片人。
因此,她对节目内容的介入,从选题策划到话题展开,比一般的新闻播音员有更大的主动权,以不同于常态的新闻播报方式,与评论员有机配合,尝试一种新的电视语态。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

热门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