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氏宗亲汲黯的故事三

2013年07月22日 | 阅读:457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汲黯在两项重要的国策上与武帝有不同意见,一是对匈奴,武帝主张征伐,而汲黯则主张少生事、毋起兵、搞和亲。一是对儒术,武帝信仰儒术、尊崇儒士,而汲黯学黄老、好清静、轻儒士。幸好武帝并非狭隘昏庸之主,虽然并不一定听从汲黯的意见,但毕竟是自己龙潜时的亲信,而且总的来说,这人不错,说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武帝对汲黯的这种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也表现在实际行动之中,虽然经常批评汲黯,但也经常表扬他。
一次,汲黯病了,三个多月没有上朝。武帝多次派人前去探望,并亲自听取汇报。他问前去探视的大臣:“汲黯这个人怎么样?”严助说:“让汲黯当个普通的官员,他会认真履职,不会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如果让他辅佐少主、安定天下,那就会显示出他过人的意志和才华,日月不能掩其光,贲育弗能夺其志。”(孟贲、夏育,古勇士。)武帝深有感触,说:“是啊,古有社稷之臣,至如汲黯,近之矣。”
即使象卫青这样经历传奇、功勋卓著、名重天下、权倾一时的亲贵,武帝在接见时都非常简慢,至于象丞相公孙弘,接见时武帝甚至于连衣服都懒得穿整齐。但是,对汲黯,“不冠不见”。有一天,武帝正休闲地坐在帐中,老远望见汲黯来了,觉得不妥,急忙避入帷中,到处找衣帽,又催人出来赶快同意他的奏请,“其见敬礼如此!”
汲黯常常不避忌讳不讲礼数提意见建议,触犯武帝,武帝也非常生气,恨不能找件事整治整治他,但又常常不能不倚重他。
当言官的时候,汲黯“以数切谏”,令皇上生厌,外派做东海太守。汲黯做官,最大的特点,一是不与民生事,不搞形象工程,“治官民,好清净”、“治务在无为而已”;二是充分发挥手下的作用,“择丞史任之”;三是善于抓大事,不计较细枝末节,“责大指而已,不细苛”,“引大体,不拘文法”。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黯多病,卧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武帝很高兴,“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主爵都尉”后改称“右扶风”,与“京兆尹”、“左冯翎”合称“三辅”,辖区都在首都附近,是个比较重要的职位。
后来汲黯因为得罪了公孙弘、张汤等,皇上也不喜欢他,“虽上亦不悦,欲诛之以事。”于是派他去做右内史,即京兆尹。京兆尹治内多皇亲国戚和当朝权贵,不管,要得罪皇上,管吧,又得罪大人物,摆明了要汲黯的好看,但借口是冠冕堂皇的:“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弗能任。”汲黯顶着压力去了,“数岁,官事不废”。
后来,楚地不太平静,而淮阳为楚的交道冲要之处。武帝有意让汲黯担任淮阳太守。这个时候,汲黯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而且因为得罪了皇上,赋闲在家多年。年轻的时候汲黯就不愿做地方官,这个时候更不想去了。武帝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单刀直入地说:“你是看不起淮阳这个地方吧?或者心中还有不满?我是看到淮阳官民关系不好,这个地方又重要,需要借重你的威名。身体不好不要紧,在东海的时候你不就卧阁内不出吗?你又去淮阳卧而治之吧!”汲黯只得起身,“居郡如其故治,淮阳政清。”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