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吉氏续修族谱序

2013年06月17日 | 阅读:732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万物本于天地,故树有根,水有源,人生有列祖列宗。中华儿女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尊宗敬祖乃是华人的优良传统,祭祀祖先、纂修族谱、建造宗祠等,都是古今盛行的民族风俗。

    中华吉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总括为“根系黄帝,宗于吉甫,派演冯翊,传布九州”,现分述如下。

    按《国语》、《史记》之说,黄帝有子(部族)二十五宗,共赐封了十二个姓,其中的一个就是“姞姓”。按《诗经》、《左传》之说,春秋时有个“姞姓”南燕国,开国君主名伯鯈,是黄帝的裔孙。按《新唐书》、《玉海》、《通志》之说,吉氏出自姞姓。由此可见,我们吉氏“根系黄帝”。

    西周宣王时(前827—前781)有个兮甲吉甫公,他武功显赫,文才盖世,任职师尹,万邦为宪。据说吉甫公乃“姞姓鄂氏”的后裔,其封邑在楚地房陵(今湖北房县)。吉甫公的遗物有青铜器“兮甲盘”,盘上铭文中记载了他驱逐玁狁、安定成周的功绩。吉甫公的诗作有“六月、崧高、烝民、韩奕、江汉、都人士”等篇,均收录于《诗经》之中,因而被誉为“中华诗祖”。吉甫公的长子伯奇后徙居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他以其父之字“吉”为氏,其后裔形成了“冯翊吉氏”。因此,吉甫公是吉氏的开宗鼻祖,伯奇公是冯翊吉氏的开基始祖,我们吉氏“宗于吉甫,派演冯翊”。

    汉唐以来,冯翊吉氏代有闻人,并逐渐分流迁徙而传布九州。西汉时,有为民兴修水利的汉中太守吉恪公。东汉时,有卫汉反曹的太医令吉本公(居河南许昌,小说中作“吉平”)。西晋时,有为国尽忠、为民尽德的御史中丞吉朗公。东晋时,有率兵抵抗前秦苻坚的轻车将军吉挹公(字祖冲);南北朝时,有著《秦纪》的吉翰公(字休文),著《异字同音》的吉文甫公,梦鹿兆祥而清正廉洁的吉士瞻公(字梁容),击鼓鸣冤救父的孝子吉翂公(字彦霄,居湖北襄阳)等。大唐时,有官拜宰相且智诛恶吏来俊臣的吉顼公(居河南洛阳),“大历十才”的吉中孚公(居江苏楚州,晚年居江西鄱阳),“香山九老”的吉旼公(晚年居河南洛阳)等。两宋时,有著名的“四进士”吉甫公(居山西绛州)、吉观国公(居河南澹州通利军)、吉康国公(观国公之弟,居河南澹州通利军)和吉与忠公(居山东兖州,晚年居浙江杭州),有参加“岳家军”的抗金将领吉倩公(居河南汤阴,小说中作“吉青”)等。

    到了元代,祖籍冯翊而世居山西的吉氏人丁兴旺,如山西汾西的吉祥公(字瑞之)在元延祐三年(1316)被追封为“冯翊郡侯”,大书法家赵孟頫为其撰碑文并书丹,此碑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考证,重庆合川吉氏的开山始祖吉昆元公,也是祖籍冯翊、世居山西平阳(今临汾一带)。昆元公于元文宗初(1329)离家从军,备员总戎而出镇吴省(今江苏苏州),后因元末战乱而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铁树宫旁。到了明初时,昆元公的从弟昌元公(后改名为“吉昌”,居江苏苏州,晚年徙海南儋耳军)官拜监察御史,以书招从兄出仕,而昆元公隐逸不就,其风义迥乎远矣!

    从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起,到西周师尹兮甲吉甫公止,历时近两千年;从西周末开基冯翊的吉伯奇公起,到元末吉昆元公止,历八十多世两千多年;从元文宗初(1329)昆元公离山西平阳从军时起,到清康熙十八年(1679)合川吉氏始祖文举公入川时止,再历十世三百五十年;从文举公涞滩创业至今,合川吉氏又历十余世三百三十年。由此而拟联曰:“黄帝子孙,清风世泽,越五千年,源远流长传四海;伯奇后裔,冯翊根基,衍百余世,叶茂花繁耀九州。”

    合川吉氏入川以来,恒持祖德家风,不忘尊宗敬祖,每年清明节都团聚族人“祭扫祖先墓,同饮清明酒”,如今这一传统习俗又得以恢复并发扬光大。合川吉氏曾于民国八年(1919)撰写出族谱稿本,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时,首修《合川吉氏族谱》得以付梓。2007年春,合川吉氏建立了“族委会”,并开始续修族谱。经过两年的努力,新续修的《合川吉氏族谱》又将付梓,谨此深表祝贺!

    合川吉氏族委会成立后,诚聘我荣膺修谱顾问一职,使我倍感欣慰和责任重大。今合川吉氏续谱成功之际,族长吉昌义先生又嘱托我撰写序言,我更觉责无旁贷,故以“尊宗敬祖”为纲,序述吉氏源流和先祖先贤。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