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的源流、经历与家乘之编纂

2013年06月17日 | 阅读:830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南宋时有吉氏三兄弟自汾晋南渡,迁徙江南,老大福一公定居丹阳,占籍太平桥;老二福乾公定居镇江,占籍丹徒;老三福启公定居苏州,占籍阊门,三兄弟的后裔分别形成丹阳、镇江和苏州三支吉氏。

    丹阳支吉氏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编纂了家乘,镇江支吉氏亦于清康熙初年编撰出家谱稿。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丹阳吉氏四修《云阳吉氏家乘》时,镇江支与丹阳支吉氏联宗合谱,镇江支吉氏即成为“云阳吉氏镇江支”。

    云阳吉氏镇江支族人奉福乾公为一世始迁祖,福乾公字行健,号法天,娶妻张氏,生子吉胜元。自宋末至晚清,云阳吉氏镇江支族人子孙昌盛,到清光绪九年(1883)八修《云阳吉氏家乘》时,已蕃衍至二十三世。

    早在清嘉庆年间,云阳吉氏镇江支十九世吉鹤翔携子吉裕林(鹤翔公派)举家自镇江迁徙苏北东台;到了咸丰、同治年间,镇江支二十世吉森、吉棣兄弟(宗沅公派)和吉槐、吉楷兄弟(春沅公派)及二十一世吉煜、吉烺兄弟(承源公派),亦皆携子举家自镇江迁徙苏北,辗转而至东台,从而形成了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族人按其传承分为四派:鹤翔公派、承源公派、春沅公派、宗沅公派。

    云阳吉氏镇江支族人迁徙苏北东台的历程漫长而艰辛,仅从宗沅公派二十世祖吉森公手写《札记》中即可见一斑。清咸丰三年(1853),吉森与胞弟吉棣(宗沅公之子)为躲避“洪杨战乱”,万般无奈而抛弃了祖宗基业,他们谨护着祖先灵位和一套《云阳吉氏家乘》(七修本),离别了世代居住的镇江城,挈妻携子,颠沛流离,举家从锦绣江南向没有硝烟战火的苏北迁徙。迁徙之初,两家一行共有十口人,即“吉森与妻高氏,吉棣与妻王氏,吉炘(吉棣长子,出继伯父吉森为嗣子)与妻袁氏,吉焕(吉棣次子)与妻刘氏,吉煌(吉棣三子)与妻钱氏”。一开始,两家十口人先从镇江城内迁移到郊外西固村(祖茔所在地)躲避了一段时间,然而战火很快就漫延到镇江全境,大家不得不渡江北迁。咸丰四年(1854)九月,迁徙至泰州白米镇陆家庄,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吉棣之妻王氏因不堪辛劳而病逝于陆家庄。咸丰七年(1857),两家九人又从陆家庄迁徙至江都邵伯镇丁沟。咸丰十年(1860),再从丁沟迁徙至泰州属下戚家庄,一住就是五年。在寄居泰州戚家庄期间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咸丰十一年(1861),吉焕之妻刘氏生了一个儿子(吉堂);二是同治三年(1864)三月,吉森之妻高氏又不幸病逝;三是同治三年(1864)九月,吉煌之妻钱氏也生了一个儿子(吉均),这一切怎不让羁旅之人悲喜交集。同治四年(1865),吉森与吉棣两家“祖孙三代、老幼十人”终于从戚家庄迁徙至苏北东台,并定居于东台城何垛场启明坊。

    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族人自晚清分四派迁徙东台后,各自谋生,际遇坎坷,人丁皆不旺,除宗沅公一派的子孙世代蕃衍外,另三派已后继乏绝。到了民国年间(上世纪三十年代),因各种变故,宗沅公派的裔孙们又大多离开东台而外出谋生了。现今,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宗沅公派的传人已蕃衍至二十七世,且散居于全国各地。

    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各派的简况如下:

    最早迁徙东台的是“鹤翔公派”族人。鹤翔公是镇江支东台分支十九世祖,妻贲氏,生一子吉裕林。裕林公妻徐氏,生一子早亡。如今除鹤翔公的灵位仍存放东台外,一切皆烟消云散。

    镇江支东台分支“春沅公派”的二十世祖吉槐、吉楷兄弟迁徙东台后生计窘迫,殁皆厝东台何垛场北一灶。吉槐公妻胡氏,生一子吉灿;吉灿公字元庆,殁葬东台北关桥下半里许壬山丙向,一切身后毫无所有。吉楷公妻李氏,生一子吉焜;吉焜公未娶,无出。

    镇江支东台分支“承源公派”的二十一世祖吉煜、吉烺兄弟迁徙东台后景况亦不佳,殁皆厝东台何垛场北一灶。吉煜公妻张氏,生三子吉圻、吉培、吉垣,然三子皆早逝,实令人扼腕长叹。吉烺公妻冯氏殁于迁徙途中,厝李家湾;继娶陈氏,生二子吉增、吉坤,然二子皆失去联系,后世不详,至今无考。

    清同治四年(1865),“宗沅公派”的吉森与吉棣两家三代十人迁徙到东台后,由茂林公吉森主持大家庭生计。大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东台城内三昧寺附近开设了一家商铺,商号“吉泰和”,经营南北货。吉森病逝后,由二十一世祖彩堂公吉煌(吉棣三子)主持“吉泰和”经营。吉煌病逝后,由二十二世祖少廷公吉堂(吉焕长子)主持“吉泰和”经营,此时正值清末民初,“吉泰和”生意兴隆,吉堂亦荣膺东台县商会副会长。吉堂病逝后,由二十三世祖穑夫公吉荣苞(吉堂三子)主持“吉泰和”经营。民国十五年(1926,农历丙寅年),因经营不善等多种原因,由茂林公吉森开创、经数代子孙辛苦撑持、经营长达六十多年的老字号“吉泰和”颓然倒闭了。

    “吉泰和”破产后,云阳吉氏镇江支东台分支“宗沅公派”的大家族顿时陷入困境,仅从二十二世祖吉城公(吉煌次子)所作《丙寅生日述哀》诗中即可见斯时窘况。当时,尚健在的二十二世、二十三世族人只能靠变卖家产度日;而二十四世则有兄弟八人(传莘、传礼、敦诗、敦豫、传履、传康、传祺、启泰),“八兄弟”尚是青少年甚至幼年,其前途令人担忧。

    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东台分支“宗沅公派”吉氏大家族的生计日益艰难。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当初二十二世祖少廷公吉堂生有一福女,及笄后适华北交通银行总行长严均甫(东台人)。于是,二十四世“八兄弟”中的五人(传礼、敦诗、敦豫、传履、传祺)就纷纷离开家乡东台,去天津交通银行总管理处投奔姑父严均甫、姑母吉福女(适严后称“严十太太”)了。严均甫夫妇眷念亲情,由总行长亲自出马,分别安排内侄们在天津、上海、大连、咸阳、青岛等地交行系统的金融机构或所属单位工作,“五兄弟”从此捧上了“金饭碗”。然而好景不常,时隔不久严行长就因飞机失事而丧身,“五兄弟”没了“靠山”而升迁无望,虽然解放后皆以“旧职员”的身份被留用,但历次政治运动中总是“说不清、道不白”,到了“文革”中“不是下放、就是退职”,他们的后半生都相当艰辛。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