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遵(1120—1174年)字景严,号小隐,宋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洪遵是宋代名臣洪皓的次子,与其兄洪适、弟洪迈皆长于金石文学,世称“三洪”。 其著作《泉志》,为中国现存最早的钱币学专著之一。
洪遵自幼端诚凝重,其父洪皓滞留金国,母亲病故,家境十分困难,他与兄弟刻苦攻读。后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洪适第二,于是闻名于天下。为此,宋高宗赞曰:“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主报也”。洪遵被破格任命为秘书省正字、资政殿学士等官职,赐进士出身。南宋词科中选即入馆者,自洪遵始。但由于当时奸相秦桧之子秦熺为长官,而洪遵不阿附,从而被压制。绍兴十三年(1143年),其父洪皓从金国回来,为秦桧所贬,洪遵也随即被外放,先后为常、婺、越三州通判。以荐复入为正字兼权直学士院,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丁父忧去国;后几度宦海沉浮。淳熙元年(1174年)以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归鄱阳,十一月卒,谥“文安”,赠太师。
洪遵为官业绩颇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曾为宋高宗起草《立皇太子诏》,六月又起草宋高宗《禅位诏书》。洪遵除在政治业绩外,好收藏历代钱币,所著有《泉志》15卷、《钱谱》5卷,另有《翰苑群书》3卷、《翰苑遗事》1卷、《订正<史记>真本凡例》1卷、《小隐集》70卷、《洪氏集验方》1卷、《金生指迷方》、《洪文安公集》、《鄱阳志》10卷以及《东阳志》、《东阳谱》各10卷等著作。
中国的钱币学经历了两宋以前、两宋时期和清代三个阶段,两宋是成熟时期。钱币学是研究钱币形制、铭文及其制作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洪遵所著《泉志》是现存最早的钱币学专著。 《泉志》共15卷,书成于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是年洪遵三十岁,《泉志》收录五代以前中外历代各类钱币三百余种,规模空前,是一部集前人泉学大成的总结性著作,分为正用品、伪品、不知年代品、天品、刀布品、外国品、奇品、神品、厌胜品等九类。皆据原样绘图,保存了中国古代钱币的重要资料,是研究中国历代钱币的权威著作。
纵观洪遵一生,忠于职守,关心百姓疾苦,极力为国家社会建言献策,保荐贤能,是一个政绩卓著的政治家。一生三起三落,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可谓洪氏家族忠义勇气的传人。
据考证,杭州五常的洪氏后裔都是洪遵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