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仪公生平记
唐武后神功元年(公元697年)丁酉年十二月十二日生於华州郑县,今之陕西省 华县莲花寺镇西马村。
祖先发源地:山西汾阳县。
父:郭敬之,历任寿、渭等州刺史。赠太保追封祁国公。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正月初十(乙丑)寿终於长安(今之西安)常乐里私第。享寿78岁。母:向氏,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逝世,追赠魏国夫人。
兄弟十一人,依序为:子王秀、子仪、子云、子日胃、子瑛、子王圭、幼贤、幼儒、幼明、幼冲、幼谦。
妻:王氏,系太原兖州大都督王守一之长女。生於: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卒於: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正月十八日,寿终於长安平康里,享寿73岁。葬於:万年县凤栖之原。
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王氏15岁时,与当时23岁之子仪结婚。以夫贵妻尊,王氏亦被封为郎邪县君,进而又加封为太原郡君,最后被敕封为霍国夫人。霍国夫人是皇帝对文武大臣配偶的最高封号。
爱姬:南阳夫人(姓氏不祥)、李氏、赵氏、张氏、韩氏封劲节夫人等。
子:曜、旰、日希、日出、晤、暧、曙、映,皆为显贵。
女儿:八人(另一说九人)名不详。
女婿:卢让金、吴仲孺、张浚、李洞清、郑浑、张邕、赵纵、王宰,皆为显贵。
主要年谱
一、唐武后神功元年(公元697年)丁酉年十二月十二日出生。
二、开元七年(公元719年)23岁时,与当时15岁之王氏结婚。
三、二十余岁受知大诗人李白。
四、二十余岁中武举,考试优等,即任军职,补左卫长史。
五、四十余岁累官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远军使。
六、天宝八年(公元749年)53岁任安北都护府,横塞军使,拜左卫大将军。
七、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58岁为朔方兵马使兼九原太守,足迹遍塞外。
八、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59岁任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安史之乱),充节度使(官名,总搅一地区之军、民、财政)受命讨安禄山,所向皆捷。
九、至德元年(公元756年)60岁下井陉,拔常山,克赵郡,正拟直捣范阳时,肃宗即位灵武,急欲收复两京,诏班师,命为兵部尚书(兵部为朝廷六部之一,尚书为长官)同平章事,仍兼朔方节度使。
十、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1岁破贼於潼关,又任为司空,兼关内河东副元帅 (太子任元帅即代宗)。因水涌失利,降为左仆射,余官照旧。后收复两京,再造唐室,加封司徒、代国公。
十一、乾元元年(公元758年)62岁擒安守忠,进位中书令(宰相)。
十二、乾元二年(公元759年)63岁宦官鱼朝恩弄权,初失兵权。
十三、上元元年(公元760年)64岁为宁节度使,以备吐蕃。
十四、宝应元年(公元762年)66岁再受命为朔方、河中、北庭、路仪、泽心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副元帅(太子任元帅即代宗),充本管观察处置使,进封汾阳郡王,出镇绛州,安定河东。肃宗崩,代宗即位,宦官程元振联鱼朝恩离间谗言,再失兵权,充肃宗山陵使。
十五、广德元年(公元763年)67岁为关内副元帅,(太子任元帅即德宗)破吐蕃(藏族祖先)再复京师。代宗自陕州入长安,赐铁卷,并令书其像于凌烟阁。
十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68岁至河中及汾州,靖仆固怀恩乱,诏为太尉,公因位高,三次坚辞始获准。改诏为尚书令,公又以唐室从不外授尚书令,故复再三恳辞始获准。充北道宁、陉源、河西、朔方招讨观察使,仍兼关内河东副元帅(太子任元帅 即德宗)。
十七、永泰元年(公元765年)69岁河中至陉阳,单骑退回纥,破吐蕃。
十八、大历元年(公元766年)70岁带军讨平华州节度使周智光谋叛。
十九、大历四年(公元769年)73岁自河中移镇州,立国防最前线,又前后六次破吐蕃,使其不敢入寇。
二十、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83岁代宗崩,德宗即位,诏为摄冢宰。赐号“尚父”。当时身任司徒兼中书令,灵州大都督,充关内、河东副元帅,朔方节度。关内支盐池六城水运大使,上柱国,汾阳郡王等职。后辞副元师及诸使职,获准又进位太尉。增实封满二千户,月给千五百人粮,二百马食。
二十一、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六月十四日逝于长安私第,享年85岁。当时担任太尉、中书令(宰相)、汾阳郡王等职。德宗赐谥“忠武”赠太师。
功盖天下赐号尚父
一生担任中书令(宰相)24年,身任将帅数十年,内平叛乱,外御侵略,一身系国家安危二十余年,功勋盖世,获得“功盖天下,再造唐室”美誉。
受封太尉、中书令、汾阳郡王、赐号尚父。德宗赐谥“忠武”赠太师等最高荣衔。是一位大政治家、大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