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通谱网欢迎您!
繁体版 登录 注册

陈佩斯

2013年03月27日 | 阅读:497

1954年2月1日出生于长春,中国著名喜剧演员,小品和舞台剧演员。祖籍河北,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之子。80年代陈佩斯主演的喜剧电影多以“二子”这一形象出现,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喜剧系列电影“二子系列”。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与搭档朱时茂表演小品《吃面条》一炮走红,此后两人搭档表演的多部小品屡获大奖,均深受观众的喜爱,并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表演风格。1998年,因赢得与央视的维权官司遭到央视封杀。2001年改行话剧表演创作和研究,现其创立的大道喜剧院亦同时致力于培养喜剧新人。

人物简介

上世纪80年代陈佩斯主演的喜剧电影多以“二子”这一形象出现,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喜剧系列电影“二子系列”。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与搭档朱时茂表演小品《吃面条》一炮走红,此后两人搭档表演的多部小品屡获大奖,均深受观众的喜爱,并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表演风格。他与姜文,葛优等人被认为是当代中国内地最具代表性的实力派艺人。

现任职务: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

主持节目:北京卫视大型综艺节目《一起唱吧》(2012年12月至今)

御用搭档:朱时茂、姚二嘎、李琦

名字由来

“佩斯”这个名字和和地名有关。1950年代,陈佩斯的父亲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随中国青年艺术代表团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访问演出,正逢陈佩斯的哥哥出生,家里来了电话。说夫人临产了,给他生了个大胖儿子,并叫他给孩子起个名字。起个什么名字呢?想想刚到布达佩斯,就叫布达佩斯吧。可布达佩斯再加上姓就五个字了,不符合中国人起名习惯,不行。布达佩斯这个城市是由“布达”和“佩斯”这两座小城组成的。“布达”大,历史也悠久;“佩斯”小,也年轻些。老爷子想了想,那老大就叫“布达”吧。为了纪念这一时刻父亲陈强将大儿子取名为陈布达,而数年后二儿子出生则自然而然地就叫了“佩斯”。   

艺名由来

陈小二是陈佩斯于其春节联欢晚会中小品所使用的名字。由于“陈小二”这个名字于陈佩斯小品中的广泛应用,甚至成为了当时对陈佩斯的昵称。

陈小二最早应用于陈佩斯和朱时茂第一次合演的小品《吃面条》。由于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良好的反响,于是在第二次的表演《拍电影》中,陈佩斯继续使用了这一名字。陈小二取自于当时北京称呼伙计的名称“小二”。

光头来历

1、陈佩斯小时候常与别人打架,便于受伤后缝针才留光头,后来一直如此。(陈佩斯节目中自爆料)

2、在中国光头是平民的一个特殊标志,所以陈佩斯演喜剧,是最容易让人俯视的。(陈佩斯节目中自爆料)

3、自然灾害,在他早期的影视作品中就能发现,陈佩斯的头发实在是不太富余,以后干脆以光头形象示人。

个人履历

1966年—1969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习

1969年—1973年,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工作

1973年—1986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

1987年至今,任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员

1991年,成立海南喜剧影视有限公司

1993年更名为大道影业有限公司(现为北京大道文化节目制作有限公司)【经纪人刘葆彤】

2012年12月起成为北京卫视季播音乐综艺节目《一起唱吧》嘉宾主持

报考了北京军区文工团、总政话剧团,然而都没录取,原因不外是他是陈强的儿子。陈佩斯的情绪一下子跌下低谷。这事让著名电影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领导田华知道了。田华当年在歌剧《白毛女》里演喜儿,陈强演黄世仁,两人是老搭档了,他们在舞台上是仇人,在台下却是知心朋友。碰巧“八一”厂准备招收新学员,于是她叫陈佩斯去试试。最终陈佩斯精彩的表演折服了大家,从《万水千山》的匪兵乙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进入八十年代,陈佩斯的一系列作品取得了成功,《夕照街》、《少爷的磨难》、《京都球侠》、《爷俩开歌厅》,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观众对陈佩斯的喜爱,正是从他演的喜剧开始,而春节电视晚会上的喜剧小品则大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几年中,陈佩斯又开了海南喜剧影视公司,拍摄了《临时爸爸》、《编外丈夫》、《赚它一千万》、《孝子贤孙伺候着》等影片,收到了较好的票房效果。

艺术成就

1991年组建大道影业公司,共拍摄了五部电影、一部十集电视剧、一部26集短剧、一部贺岁电影,其票房和收视率均名列前茅。
2001年底,第一部舞台喜剧《托儿》,在全国各地连续演出达120场,观众多达17万人,票房近4000万元,创造了当今话剧界无法超越的神话。
2003年,第二部舞台喜剧《亲戚朋友好算账》热闹上档。一年内在全国演出近60场,观众达8万人之多。
2004年底,第三部舞台喜剧《阳台》先后推出了四川方言版、普通话版、云南方言版以及上海戏剧学院教学版,三种语言版本共演出近137场。该剧于2007年10月28日在北京海淀剧院完美落幕。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

热门名人